模式之美:走出一二线城市拿地之困局
——房地产深度专题系列之一
导读:开发商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拿地,导致一二线地价大幅上涨。拥有能力在一二线城市持续拿到低价优质地的公司,会在未来持续跑赢行业。标杆企业:华侨城、招商地产、华夏幸福。
摘要:
核心逻辑:目前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开发商普遍回归一二线城市后,导致其地价快速上升。因此,具有在一二线城市持续低价拿地能力的房企,未来成长性、盈利能力将持续跑赢市场。1)2012年以来,开发商更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拿地。2012Q1三四线城市土地成交额占43%,但到2013Q3,该比例已降到28%。2)一二线土地价格随之快速上涨。2012年初至今,一线土地成交楼面均价已上涨134%,同期二、三线土地成交均价上涨73%和27%。3)在市场蛋糕变小背景下,在一二线城市拥有持续拿地优势的公司将持续跑赢行业。
“模式之美”重点推荐:华侨城、招商地产、华夏幸福。
华侨城:“地产+旅游+文化”模式的独创者。1)大旅游业务的快速拓展:主题公园绝对龙头,初步完成全国布局。大旅游平台建立及快速拓展,将提供漂亮现金流;“欢乐海岸”打造商业主题公园模式,复制空间广阔。2)地产:依托主题公园,可实现低成本高盈利模式扩张。公司约80%的储备来自主题公园;作为主题公园的衍生产品,华侨城可获取价格较低、质地优秀的土地储备。模式优势带来的不仅是拿地优势,还有产品的品质和理想去化。3)大股东深圳绝版优质地的注入,将助推2014-2016年销售、业绩的稳健增长。
华侨城的独特“旅游+地产”模式,对地方政府具强吸引力,我们认为其低地价、高盈利模式,将在最新的第二轮全国扩张中持续体现。华侨城独特模式,使其短期内通过拿地优势享受高毛利,长期可通过低成本实现优质商业物业的沉淀。该模式对开发商运营经验、资金实力、政府资源等要求很高,很难被竞争对手复制,构成独特竞争优势。
招商地产:预计码头改造和产业联动拿地或是新趋势。1)大股东过去持续注入资源,建面占拿地比例7%。2)预计码头改造将带来新机会。招商局集团拥有大量港口资源,预计熟悉各地码头升级改造机会;参与各地码头升级改造,预计或会复制太子湾模式,相关住宅配套可能由招商地产完成。预计青岛、厦门或是后面的标的。3)集团拥有物流、公路、金融等多方面资源,产业联动拿地亦有可能。但这两种模式都仍待进一步确认。
华夏幸福:产业园区奠定拿地优势。1)华夏幸福参与各地产业园区的建设,当前有18处园区,接受委托面积达730平方公里。2)园区开发协议一般会保障一定土地供其优先开发。公司依托产业园区,拿地有天然优势,2013年YTD楼面地价仅1800元/平左右。3)园区开发可实现政府与公司共赢,模式可持续性强。
1. “模式之美”的核心逻辑
1.1. 开发商回归一二线市场导致一二线地价大涨,意味着具有在一二线市场持续低价拿优质土地的公司将能跑赢市场
2012年以来,开发商拿地更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。在经历了2011年房地产调控的寒冬和三四线城市前些年的大规模建设之后,2012年以来,开发商拿地开始更多的向一二线城市倾斜。一二线城市的土地成交金额和面积增长较三四线要快,在全部土地出让金/面积中的占比也呈上升趋势。2012年1季度,三四线城市土地成交金额占比还为43%,到2013年3季度,该比例已下降到28%。虽然有季节波动,但整体三四线占比向下的趋势还是比较确定的。
伴随开发商向一二线市场的回归,一二线土地价格也快速增长。2012年年初至今,一线土地成交楼面均价已上涨134%,同期二、三线土地成交均价上涨73%和27%。虽然土地成交均价有结构性因素,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二线土地市场的火热。
三四线需求有限、供给充足或是开发商回归一二线的主因。三四线整体而言不缺房子,尤其是经历了2009年以来的大规模建设之后。相对缺的是需求,这也从近两年来三四线成交占比下降中可以略见端倪。
在市场蛋糕变小的情况下,在一二线城市拥有持续拿地优势的公司才能持续跑赢行业。在开发商回归一二线的情形下,整体市场规模相对变小。开发商的成长性和持续盈利能力也遭到质疑。在这种情形下,我们认为,具有在一二线城市持续拿到低价优质土地的公司,未来会持续跑赢行业,值得重点关注。
1.2. 华侨城、招商地产、华夏幸福是典型标杆
我们认为,华侨城、招商地产、华夏幸福正是具有“模式之美”典型标杆。
1)华侨城:“地产+旅游+文化”模式的独创者。华侨城的地产业务依托主题公园,可实现低成本高盈利模式扩张。公司约80%的储备来自主题公园;作为主题公园的衍生产品,华侨城可以获取价格较低、质地优秀的土地储备。大股东新一轮资产注入更奠定未来成长动力。
2)招商地产:码头改造和产业联动拿地或是新趋势。预计招商局集团拥有大量港口资源,熟悉各地码头升级改造机会;参与各地码头升级改造过程中,或会复制太子湾模式,相关住宅配套可能交由招商地产完成。集团拥有物流、公路、金融等多方面资源,产业联动拿地亦有可能。但这两种模式都仍待进一步确认。
3)华夏幸福:产业园区奠定拿地优势。华夏幸福大量参与各地产业园区的建设,当前接受委托面积已达730平方公里。园区建设过程中,公司参与土地一级开发,拿地优势明显,而政府也往往保障一定土地供其优先开发。园区开发可实现政府与公司共赢,模式可持续性强。
2. 华侨城A:“地产+旅游+文化”独创者
华侨城历经27年发展,在国内独创“地产+旅游+文化”模式,现已成为该模式引领者及典范。公司大股东华侨城集团为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大型央企之一,经多次增持,现持股比例为56.63%。
2.1. 旅游景区业务:主题公园绝对龙头,已初步完成全国布局
2.1.1. 大旅游平台建立,未来提供持续、稳定的收入和现金流来源
随着欢乐谷全国布局的初步完成和建设开园,华侨城接待游客人数从2003年的480万上升至2012年的2619人次,保持年均约21%的复合增长速度,其大旅游平台基本建立。目前华侨城主题公园总规模位列全球第八,主题公园均分布于国内,已开业深圳欢乐谷、北京欢乐谷、上海欢乐谷、成都欢乐谷、深圳东部华侨城,而其他模式已运营的有深圳欢乐海岸、泰州华侨城(湿地旅游)。
大旅游平台建立后,随着公司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,未来将成为公司最为持续、稳定的收入和现金流来源。1)大旅游平台游客接待规模一直保持稳定攀升,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收入、利润和现金流来源;2)大旅游平台亦有助于拓展融资渠道,实现低成本融资。在房地产融资受限情况下,公司12年创新尝试旅游资产的资产证券化,募资18.5亿用于欢乐谷升级改造。其中优先级17.5亿,期限为1-5年,预期收益率5.5-6%,次级1亿,此次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为北京、上海、深圳欢乐谷13-17年5-10月的门票收入。我们预判未来武汉、成都欢乐谷,也可采用这种创新融资方式实现低成本融资。
2.1.2. 最新产品:“欢乐海岸”模式,未来复制空间极为广阔
“欢乐海岸”是华侨城发挥自身旅游、文化、娱乐综合优势而全新创造的商业主题公园模式,是华侨城在主题商业领域的全面创新,其自身产品定位是都市娱乐目的地。它位于华侨城主题公园群与滨海大道之间,属深圳湾商圈核心位臵。总占地125万平,具体由欢乐海岸购物中心、曲水湾(餐饮酒吧)、华会所及度假公寓、椰林沙滩公园、华侨城湿地五大区域构成,集合了文化、生态、旅游、娱乐、购物、餐饮、酒店、会所多元业态于一体。这种多业态模式,充分发挥了华侨城长期积累的旅游、文化、娱乐等综合优势,可给游客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体验。
“欢乐海岸”盈利模式清晰、成熟:对于深圳欢乐海岸的商业部分,侨城采取“只租不售”的经营策略,盈利模式为收取租金或者扣点;未来异地复制时,我们认为条件允许,侨城可能会配套部分住宅产品,增强短期的盈利能力。从深圳欢乐海岸项目来看,整个项目投入运营不到两年即可实现现金收支平衡,12年预计实现盈利约1亿元,之后每年贡献净利润2-3亿元,整个项目的盈利能力较强,未来复制时若加入住宅产品,则盈利能力更为理想。
“欢乐海岸”这种产品模式,对竞争对手来说进入门槛高而对华侨城自身来说可复制性强:(1)多业态模式,充分发挥了华侨城长期积累的旅游、文化、娱乐等综合优势,需要极强的商业开发和产品创造能力,非普通商业地产开发商所能复制;(2)开发周期长,前期资金投入巨大;(3)需较大的政府支持力度,从而需要保持良好的政府合作关系。
预计在侨城新一轮扩张中,欢乐海岸将充当主力军。经过近两年扩张节奏调整后,侨城异地项目扩张可能将再次加快。2012年至今侨城已经积极与深圳大鹏新区、宁波、福州等五个地方政府签订合作意向协议,根据协议内容及公司发展战略等,我们推测“欢乐海岸”这种第四代都市娱乐目的地产品将成为异地项目扩张的主要方式。
2.2. 地产:依托主题公园,实现低成本高盈利模式扩张
华侨城目前拥有1180万商品房项目储备,其中28%位于深圳。1)坚持模式扩张,约80%的储备来自主题公园。目前项目储备约1180万平米,除上海项目及深圳宝安新增项目外,其余大部分项目均来自主题公园,占总储备的80%;2)作为主题公园的衍生产品,华侨城可以获取价格较低、质地优秀的土地储备。例如成都欢乐谷项目配套商品房147万平米,总地价约11亿元,平均楼面地价仅800元。即便算上欢乐谷的投资额10亿元,平均楼面地价仅1500元,而成都项目洋房的售价约13000元/平米,而别墅的售价在30000元/平米。模式优势带来的不仅仅是拿地优势,还有产品的理想去化速度。主题公园的优美环境,大幅提升商品房的品质、去化速度及盈利;而高端住宅品牌的定位,也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主题公园的优势。进三年,虽然高端住宅市场受到巨大的政策调控冲击,华侨城房地产业务每年销售额仍实现稳定增长。2013年公司总货值约405亿,我们预计销售有望达到285亿。
2.3. 现第二轮全国布局开启,扩张加速
2012年,华侨城开启了第二轮全国扩张布局,现宁波等地已经实现拿地。1)09年-11年,由于资金压力及第一轮布局的完成,华侨城放慢了新项目拓展的节奏,而是专注于已有项目的开发建设;2)12年至今,随着资金压力的缓解,华侨城开启第二轮全国扩张,现累计与五家地方政府签订战略框架协议,扩张轮廓初具;从公布的战略合作协议内容分析,我们认为未来“欢乐海岸”模式将在扩张中充当主力军角色;3)2013年9月,宁波华侨城实现项目拿地,合计拿地建面48.7万平,地价9.19亿。
2.4. 模式之美:预计第二轮扩张中,低地价高盈利模式可持续
华侨城的独特模式,对地方政府更具吸引力,也使其在与地方政府的谈判中更为主动。我们认为其低地价、高盈利的模式,在第二轮全国扩张中,仍可持续。 从宁波项目落地的情况看,华侨城拿地楼板价普遍比评估价折价,折价幅度在27%-45%。
2.5. 模式之美构成中长期竞争优势,是值得业界学习的典范
华侨城的独特模式,使其短期内通过低成本土地享受高毛利,而长期可通过低成本实现优质商业等物业的沉淀。该模式对开发商运营经验、资金实力、政府资源等要求很高,很难被竞争对手复制,从而构成了公司中长期的竞争优势。
广州光耀旅游地产策划顾问公司——中国领先的“旅游+地产”开发运营服务商,致力于解决“旅游+地产”开发运营各环节的发展问题,提供旅游策划、旅游规划、旅游地产策划、旅游及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、景观设计、景区创A、市场调研等一站式的专业顾问服务。电话:020-66630693。QQ:2531302068。